带醮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
带醮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
[1] 醮茵、訚醮、醮菊、醮潍、媚醮、醮蜜
[2] 醮瞳、淑醮、醮玫、沫醮、醮若、醮心
[3] 醮佩、醮渝、婕醮、醮甜、醮瑜、醮琳
[4] 醮仪、醮俐、娴醮、醮俪、醮伶、醮本
[5] 莲醮、醮珏、醮柔、醮茜、醮芝、荺醮
[6] 醮嘉、绢醮、嫦醮、醮丝、乔醮、馨醮
[7] 方醮、颂醮、凡醮、醮希、醮萒、醮希
[8] 醮婍、翠醮、丝醮、梦醮、醮月、醮姮
[9] 苇醮、醮鹃、醮旑、醮环、醮菲、睛醮
[10] 睫醮、醮馝、纨醮、冰醮、芭醮、醮笙
带醮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
[1] 瑝醮、醮雨、萌醮、瑞醮、瑞醮、懿醮
[2] 醮彤、元醮、贻醮、醮婷、幸醮、璐醮
[3] 芜醮、郗醮、君醮、娟醮、妩醮、媛醮
[4] 醮霞、可醮、芊醮、醮绫、妆醮、醮媞
[5] 嫙醮、怩醮、醮绗、葭醮、羡醮、醮漾
[6] 鹃醮、醮瑃、醮鎏、醮美、旎醮、娴醮
[7] 醮贝、醮乔、雅醮、醮睫、醮沁、沫醮
[8] 裙醮、琼醮、醮芙、姹醮、飘醮、醮勤
[9] 茗醮、玫醮、醮兰、妙醮、本醮、冰醮
[10] 嫭醮、琳醮、醮荺、澜醮、纨醮、旃醮
醮字基本释义
1.古代结婚时用酒祭神的礼节。
2.指僧道设坛祭神:打~。
3.指女子嫁人。
带醮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成语
文君新醮
带醮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古诗
1、回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杂歌谣辞。步虚词》
2、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同于汝锡游降圣观》
3、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送人罢官归茅山》
4、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碧桃泥我传消息,何事人间更不归。----《题紫微观》
5、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步虚词(太清宫作)》
6、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蒙蒙。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修养》
7、薄妆新着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使院黄葵花》
8、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雪夜寻太白道士》
9、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残月色低当户后,晓钟声迥隔山来。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早出洞仙观》
10、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醮坛开,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步虚声缥缈,想像思徘徊。晓天归去路,指蓬莱。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女冠子》
11、闲吟游古观,静虑相神仙。上景非难度,阴功不易全。醮坛松作盖,丹井藓成钱。浩浩红尘里,谁来叩自然。----《游玄真观》
12、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古仙坛》
13、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同于汝锡游降圣观》
14、薄妆新着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使院黄葵花》
15、通灵夜醮达清晨,承露盘曦甲帐春。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汉宫》
16、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17、朝市山林隐一般,却归那减卧云欢。堕阶红叶谁收得,半盎清醪客酹干。玉笈诗成吟处晓,金沙泉落梦中寒。真仙若降如相问,曾步星罡绕醮坛。----《和袭美赠南阳润卿将归雷平》
18、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题彭州阳平化》
19、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20、好是步虚明月夜,瑞炉蜚下醮坛前。(见《玉堂闲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