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起什么名字好
华起什么名字好
[1] 彬华、华沦、华贤、彪华、华帅、华勇
[2] 嘉华、仕华、华舟、华易、华会、华锐
[3] 华德、华谦、华书、华茂、华池、载华
[4] 古华、华皓、华唯、华实、凯华、亮华
[5] 路华、运华、华林、信华、华思、华至
[6] 华富、华川、哲华、华楷、华岸、华治
[7] 华以、华均、华存、华都、华铉、华笃
[8] 华云、华鸣、基华、华悠、邦华、华田
[9] 昆华、华梵、航华、柳华、华维、华河
[10] 华梓、朝华、华楠、华乐、彰华、华昉
[11] 敬华、华凡、印华、忠华、资华、华挚
[12] 华竌、华亦、华紫、旻华、济华、聪华
[13] 昭华、华镜、苑华、华百、平华、华东
[14] 华钟、浩华、华联、华谷、华耕、华瞻
[15] 吉华、华华、华岑、华颢、鹏华、中华
华起什么名字好
[1] 华妩、苋华、湄华、华心、寁华、华恬
[2] 萱华、鹂华、始华、文华、萝华、妙华
[3] 荾华、乔华、华鸥、华苋、华茹、潼华
[4] 嫱华、华颖、华瑅、华蒖、敏华、艾华
[5] 华倏、宛华、华苇、华箴、琰华、慕华
[6] 华韵、璐华、华嫒、嫭华、荷华、恩华
[7] 华荾、华婉、舒华、朵华、华婵、立华
[8] 华云、嫦华、静华、荺华、馥华、华绢
[9] 筠华、华枫、华绒、珂华、彩华、妮华
[10] 昱华、华咏、华玫、晨华、衣华、华怡
[11] 姗华、英华、华葭、华珽、华郗、恬华
[12] 华翠、纨华、娑华、华雯、汯华、莉华
[13] 芩华、华惜、华荔、筱华、华青、华贞
[14] 华妍、华珖、华娟、华妆、华欣、琈华
[15] 华家、华晨、姹华、佳华、华思、夕华
华起什么名字好古诗
1、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2、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送人》
3、奠祖配天,承天享帝。百灵咸秩,四海来祭。植我苍璧,布我玄制。华日裴回,神烟容裔。----《封泰山乐章。肃和》
4、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归来灞陵上,犹见最高峰。----《仙人祠》
5、旧径开桃李,新池凿凤凰。只添丞相阁,不改午桥庄。远处尘埃少,闲中日月长。青山为外屏,绿野是前堂。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年华玩风景,春事看农桑。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床。巢许终身稳,萧曹到老忙。千年落公便,进退处中央。----《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6、明月孤舟远,吟髭镊更华。天形围泽国,秋色露人家。水馆萤交影,霜洲橘委花。何当寻旧隐,泉石好生涯。----《送客》
7、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芜庭春意晓,残枿烬烟生。忽忆王孙草,前年在帝京。----《元日作》
8、外戚封侯自有恩,平明通籍九华门。金唐公主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公子》
9、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愁肠断处春何限,病眼开时月正圆。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李羽处士故里》
10、夜久连观静,斜月何晶荧。寥天如碧玉,历历缀华星。楼榭自阴映,云牖深冥冥。纤埃悄不起,玉砌寒光清。栖鹤露微影,枯松多怪形。南厢俨容卫,音响如可聆。启圣发空洞,朝真趋广庭。闲开蕊珠殿,暗阅金字经。屏气动方息,凝神心自灵。悠悠车马上,浩思安得宁。----《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时诗)》
11、雪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东轩旧选床。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12、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皇恩倘岁月,归服厕群英。----《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13、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丸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杂曲歌辞。达摩支》
14、灯尽语不尽,主人庭砌幽。柳枝星影曙,兰叶露华浮。块岭笑群岫,片池轻众流。更闻清净子,逸唱颇难俦。----《喜与长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15、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16、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华阳作贻祖三咏》
17、一面妖桃千里蹄,娇姿骏骨价应齐。乍牵玉勒辞金栈,催整花钿出绣闺。去日岂无沾袂泣,归时还有顿衔嘶。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绮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休怜柳叶双眉翠,却爱桃花两耳红。侍宴永辞春色里,趁朝休立漏声中。恩劳未尽情先尽,暗泣嘶风两意同。----《杂曲歌辞。爱妾换马》
18、潮水忽复过,云帆俨欲飞。故园双阙下,左宦十年归。晚景照华发,凉风吹绣衣。淹留更一醉,老去莫相违。----《京口送皇甫司马副端曾舒州辞满归去东都》
19、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20、尚主当初偶未成,此时谁合更关情。可怜谢混风华在,千古翻传禁脔名。----《晋。谢混》
21、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22、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秦原晓重叠,灞浪夜潺湲。今日思归客,愁容在镜悬。----《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
23、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诗引棣华沾一雨,经分贝叶向双流。孤猿学定前山夕,远雁伤离几地秋。空性碧云无处所,约公曾许剡溪游。----《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24、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高密长公主挽歌》
25、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望雪》
26、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夜宴安乐公主宅》
27、鬓添华发数茎新,罗雀门前绝故人。减食为缘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深园竹绿齐抽笋,古木蛇青自脱鳞。天地有炉长铸物,浊泥遗块待陶钧。----《鬓发》
28、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会稽郡楼雪霁(一作望雪)》
29、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吴中书事》
30、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寄华阴姚少府》
31、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32、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古悠悠行》
33、河浸华夷阔,山横宇宙雄。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川迸晴明雨,林生旦暮风。人看翻进退,鸟性断西东。气逐云归海,声驱石落空。近身毛乍竖,当面语难通。沸沫归何处,盘涡傍此中。从来化鬐者,攀去路应同。----《龙门八韵》
34、贵贱各扰扰,皆逢朝市间。到此马无迹,始知君独闲。冰破听敷水,雪晴看华山。西风寂寥地,唯我坐忘还。----《题华山麻处士所居》
35、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我爱费征君,高卧归九华。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夸。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送薛少卿赴青阳》
36、冬暮久无乐,西行至长安。故人处东第,清夜多新欢。广庭竹阴静,华池月色寒。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
37、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新秋病中枕上闻蝉》
38、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39、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凤阙前。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共说正初当圣泽,试过西掖问群贤。----《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40、(《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由六合兮,英华沨沨.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由六合兮,根底嬴嬴。----《补乐歌十首。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