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如字的公司名称
带如字的公司名称
[1] 志如、如劲、锦如、如立、汇如、如玲
[2] 迎如、香如、如佳、瑜如、纽如、砂如
[3] 如烈、浚如、如钦、瑄如、巧如、源如
[4] 士如、琳如、清如、顷如、轻如、舒如
[5] 如彦、如敏、尧如、如滋、妙如、如仑
[6] 如远、如千、万如、白如、迅如、如涛
[7] 盛如、如莲、千如、如领、如城、荷如
[8] 如朋、韦如、奥如、壮如、祖如、克如
[9] 麦如、如速、如迁、如迎、如存、如誉
[10] 如新、如圣、如骁、英如、林如、如启
带如字的公司名称
[1] 如尚、如凯、统如、帅如、劲如、花如
[2] 如劲、青如、虎如、绍如、佑如、如灿
[3] 融如、如朋、如菁、才如、继如、如精
[4] 如万、晏如、麦如、如唯、仟如、如鼎
[5] 如忆、园如、如麟、松如、霖如、如钰
[6] 资如、折如、会如、道如、如晨、鸿如
[7] 如汉、如环、齐如、如聚、幽如、仕如
[8] 如馨、臻如、如亚、京如、如壹、忆如
[9] 如雪、维如、帆如、翌如、如可、如齐
[10] 展如、萱如、如运、众如、如昊、临如
带如字的公司名称成语
心急如焚观者如堵暴躁如雷忧心如捣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大雨如注急如风火傫如丧狗心急如火危如朝露视如土芥如箭在弦号令如山无如之何大笔如椽视死如饴视民如伤恍如隔世健步如飞风雨如磐
带如字的公司名称古诗
1、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清溪行 / 宣州清溪》
2、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终日苦吟人不会,海边兄弟久无书。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遣兴二首》
3、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庄居野行》
4、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巡边在河北作》
5、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叹彼幽栖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荆扬春冬异风土,巫峡日夜多云雨。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盗贼纵横甚密迩,形神寂寞甘辛苦。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
6、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遥知为吏去,有术字惸孤。----《送台州唐兴陈明府》
7、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
8、病移岩邑称闲身,何处风光贳酒频。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早晚高台更同醉,绿萝如帐草如茵。----《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9、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10、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
11、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二月五日花下作》
12、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怳怳.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登香炉峰顶》
13、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
14、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送僧讲罢归山》
15、昔年簪组隘丘门,今日旌幢一院存。何事商於泪如雨,小儒偏受陆家恩。----《次商於感旧寄卢中丞》
16、飘摇挟翅亚红腹,江边夜起如雷哭。请问贪婪一点心。臭腐填腹几多足。越女如花住江曲,嫦娥夜夜凝双睩.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轻绡围夜玉。----《江上蚊子》
17、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柳》
18、山峥嵘,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复如远道望乡客,梦绕山川身不行。----《范山人画山水歌》
19、三会单于满阁风,五行无忒月朦胧。如何十万家休戚,只在呜呜咽咽中。----《听晓角》
20、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五弦行》
21、别处秋泉声,至今犹在耳。何尝梦魂去,不见雪山子。新月隔林时,千峰翠微里。言忘心更寂,迹灭云自起。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梦寻西山准上人》
22、双刹夹虚空,缘云一径通。似从忉利下,如过剑门中。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
23、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送侯喜》
24、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偶作》
25、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宫城南面有深山,尽将老幼藏其间。重岩为屋橡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闻道官军犹掠人,旧里如今归未得。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相和歌辞。董逃行》
26、云重寒空思寂寥,玉尘如糁满春朝。片才着地轻轻陷,力不禁风旋旋销。惹砌任他香粉妒,萦丛自学小梅娇。谁家醉卷珠帘看,弦管堂深暖易调。----《春雪》
27、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庐山石镜》
28、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田书记消息》
29、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答王参》
30、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上德兼济心,中才不如愚。商者多巧智,农者争膏腴。儒生未遇时,衣食不自如。久与故交别,他荣我穷居。到门懒入门,何况千里馀。君子有褊性,矧乃寻常徒。行行任天地,无为强亲疏。----《杂诗》
31、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过农家》
32、心惆怅,望龙山。云之际,鸟独还。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龙山高,谁能践。灵原中,苍翠晚。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中有一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飧琼浆。空林闲坐独焚香,真官列侍俨成行。朝入青霄礼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桃花洞里居人满,桂树山中住日长,龙山高高遥相望。----《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33、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别后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34、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两地有期皆好用,不须空把洗溪声。----《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
35、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玩初月(一作沈佺期诗)》
36、秋泉一片树千株,暮汲寒烧外有馀。青嶂这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风骚未肯忘雕琢,潇洒无妨更剃除。即问沃州开士僻,爱禽怜骏意何如。----《道林寓居》
37、书剑功迟白发新,异乡仍送故乡人。阮公留客竹林晚,田氏到家荆树春。雪尽塞鸿南翥少,风来胡马北嘶频。洞庭烟月如终老,谁是长杨谏猎臣。----《与郑秀才叔侄会送杨秀才昆仲东归》
38、伊余幼且贱,所禀自以殊。弱岁谬知道,有心匡皇符。意超海上鹰,运局辕下驹。纵性作古文,所为皆自如。但恐才格劣,敢夸词彩敷。句句考事实,篇篇穷玄虚。谁能变羊质,竞不获骊珠。粤有造化手,曾开天地炉。文章邺下秀,气貌淹中儒。展我此志业,期君持中枢。苍生眼穿望,勿作磻谿谟。----《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39、得罪谁人送,来时不到家。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如今贾谊赋,不漫说长沙。流人何处去,万里向江州。孤驿瘴烟重,行人巴草秋。上帆南去远,送雁北看愁。遍问炎方客,无人得白头。----《送迁客二首》
40、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送皇甫曾赴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