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字辈的男孩起名
石字辈的男孩起名
[1] 帏石、石凌、序石、广石、石仲、梵石
[2] 岐石、石时、祖石、石朝、晔石、石琦
[3] 石欢、石康、石顷、灏石、民石、石伦
[4] 元石、石伟、石冬、斐石、石智、景石
[5] 石镇、都石、石星、汯石、铁石、石怀
[6] 沃石、勤石、石传、相石、百石、心石
[7] 石洪、夏石、蓝石、石翱、石函、挚石
[8] 众石、泽石、铉石、冬石、佑石、本石
[9] 石健、功石、石晞、石昊、觊石、航石
[10] 添石、鹤石、石兼、石任、石泱、石沃
石字辈的男孩起名
[1] 谦石、慈石、石心、海石、石波、石联
[2] 石觊、哲石、秉石、石纬、石帏、梵石
[3] 石年、纬石、朝石、石发、勇石、治石
[4] 石瑞、普石、石子、石锐、石晋、君石
[5] 石剑、堻石、松石、欧石、石毅、霖石
[6] 笙石、熙石、豪石、石烨、贻石、石远
[7] 铉石、睎石、函石、石荺、华石、石恩
[8] 石越、灏石、石渊、善石、石汯、路石
[9] 石淞、石政、震石、石昀、石宁、石嶅
[10] 传石、石月、满石、竌石、石克、石铧
石字辈的男孩起名古诗
1、自说归山人事赊,素琴丹灶是生涯。床头残药鼠偷尽,溪上破门风摆斜。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遥知此去应稀出,独卧晴窗梦晓霞。----《送张逸人》
2、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濬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欧阳太监雨中视决堤因堕水明日见于省中因戏之》
3、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4、天静终南高,俯映江水明。有若蓬莱下,浅深见澄瀛。群峰悬中流,石壁如瑶琼。鱼龙隐苍翠,鸟兽游清泠。菰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轻。山戛浴兰址,水若居云屏。岚气浮渚宫,孤光随曜灵。阴阴豫章馆,宛宛百花亭。大君及群臣,宴乐方嘤鸣。吾党二三子,萧辰怡性情。逍遥沧洲时,乃在长安城。----《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
5、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送进士田卓入华山》
6、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白日欲斜催后乘,青云何处问前程。飞蝇一一皆先去,度鸟双双亦远鸣。蹇步不唯伤旅思,此中兼见宦途情。----《蜀路倦行因有所感》
7、地甃如拳石,溪横似叶舟。(骆浚春日,见《语林》)----《句》
8、激石悬流雪满湾,九龙潜处野云闲。欲行甘雨四天下,且隐澄潭一顷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晚日见东山。垂髯傥遇穆王驾,阆苑周流应未还。----《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9、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房中曲》
10、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11、人生百年我过半,天生才定不可换。东海钓鳌鳌不食,南山坐石石欲烂。----《寓言》
12、落第非有罪,兹山聊归止。山猿隔云住,共饮山中水。读书时有兴,坐石忘却起。西山忽然暮,往往遗巾履。经时一出门,兼候僮仆喜。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齿发老未衰,何如且求己。----《山中效陶》
13、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饯郑安阳入蜀》
14、病起陵阳思翠微,秋风动后着行衣。月生石齿人同见,霜落木梢愁独归。已许衲僧修静社,便将樵叟对闲扉。不嫌旧隐相随去,庐岳临天好息机。----《秋晚归庐山留别道友》
15、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送道士归天台》
16、淮海兵荒日,分飞直至今。知担诸子出,却入四明深。衣必编仙草,僧应共栗林。秋风溪上路,应得一相寻。三千功未了,大道本无程。好共禅师好,常将药犬行。石门红藓剥,柘坞白云生。莫认无名是,无名已是名。----《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
17、陇首名公石,来承圣札归。鱼龙生意态,钩剑动铓辉。字得神明保,词惭少女徽。谁家羽林将,又逐凤书飞。----《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
18、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石林飞栋出,霞顶泰阶平。拂曙銮舆上,曦阳瑞雪晴。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御气升银汉,垂衣俯锦城。山通玉苑迥,河抱紫关明。感物乾文动,凝神道化成。周王陟乔岳,列辟让英声。----《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19、渺渺三湘万里程,泪篁幽石助芳贞。孤云目断苍梧野,不得攀龙到玉京。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清凉。峰峦一一俱相似,九处堪疑九断肠。玉辇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自从泣尽江蓠血,夜夜愁风怨雨来。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阑红子斗摴蒱.----《又湘妃诗四首(一作女仙题湘妃庙诗)》
20、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妒蝶长成伴,伤鸾耐得孤。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弄眼难降柳,含茸欲斗蒲。生凉云母扇,直夜博山炉。翡翠交妆镜,鸳鸯入画图。无心同石转,有泪约泉枯。猿渴应须见,鹰饥只待呼。银河正清浅,霓节过来无。----《即席十韵》
21、满袖归来天桂香,紫泥重降旧书堂。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怪石尽含千古秀,奇花多吐四时芳。何人更肯追高躅,唯有樵童戏藓床。----《费拾遗书堂》
22、石沈辽海阔,剑别楚天长。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附:李助为章武赋》
23、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
24、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药名诗》
25、别有青溪道,斜亘碧岩隈。崩榛横古蔓,荒石拥寒苔。野心长寂寞,山径本幽回。步步攀藤上,朝朝负药来。几看松叶秀,频值菊花开。无人堪作伴,岁晚独悠哉。----《黄颊山》
26、盘滩一片石,置我山居足。洼处着筣笓,窍中维艒fR.多逢沙鸟污,爱彼潭云触。狂奴卧此多,所以蹋帝腹。----《添鱼具诗。钓矶》
27、炎凉昏晓苦推迁,不觉忠州已二年。闭阁只听朝暮鼓,上楼空望往来船。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句留坐水边。唯有春江看未厌,萦砂绕石渌潺湲。----《春江》
28、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临海所居三首》
29、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胡无人行》
30、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张公超谷中石》
31、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杂曲歌辞。如意娘》
32、石国胡儿向碛东,爱吹横笛引秋风。夜来云雨皆飞尽,月照平沙万里空。----《塞下曲》
33、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一声疏磬过寒水,半壁危楼隐白云。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游上方石窟寺》
34、峭壁引行径,截溪开石门。泉飞溅虚槛,云起涨河轩。隔水看来路,疏篱见定猿。未闲难久住,归去复何言。----《山寺》
35、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36、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37、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可嗟牧羊臣,海外久为客。----《塞垣行(一作崔湜诗)》
38、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云里乍逢新住主,石边重认旧题名。闲临菡萏荒池坐,乱踏鸳鸯破瓦行。欲伴高僧重结社,此身无计舍前程。----《乱后经西山寺》
39、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剑门》
40、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画山水图答大愚》
石字基本释义
1.姓。
2.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
3.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灰~。~碑。~板。~器。见〖岩石〗。
4.指石刻:金~。
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