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弦字的店名大全
带弦字的店名大全
[1] 弦际、湖弦、相弦、可弦、弦欣、诗弦
[2] 韵弦、弦秉、恩弦、泓弦、弦杭、环弦
[3] 弦肖、弦壮、昌弦、弦柏、弦晖、弦润
[4] 速弦、弦廷、微弦、弦嘉、岚弦、弦宸
[5] 弦翠、弦秀、彦弦、弦瑞、弦迪、希弦
[6] 斌弦、弦跃、方弦、物弦、士弦、弦意
[7] 弦涛、弦日、纽弦、弦泽、弦尊、艾弦
[8] 辉弦、弦斌、航弦、蕾弦、璐弦、彬弦
[9] 弦思、仁弦、弦巧、弦儒、弦承、弦卫
[10] 榕弦、弦曼、峻弦、弦平、弦圣、莲弦
[11] 弦旭、盟弦、贤弦、星弦、弦垚、友弦
[12] 弦盛、弦电、誉弦、弦简、科弦、弦群
[13] 弦唯、弦亚、发弦、益弦、弦越、泰弦
[14] 弦花、弦熙、弦雪、弦谦、弦亨、弦仁
[15] 弦媛、瑞弦、哲弦、津弦、巍弦、倩弦
带弦字的店名大全
[1] 弦彦、弦兼、闲弦、弦勤、弦春、原弦
[2] 弦全、康弦、弦西、英弦、彬弦、弦火
[3] 升弦、硕弦、弦楚、武弦、湖弦、纪弦
[4] 弦京、弦玮、弦纳、幽弦、旭弦、弦曲
[5] 弦聖、弦才、公弦、弦鼎、诺弦、翠弦
[6] 弦基、弦晶、佑弦、弦丰、辰弦、超弦
[7] 长弦、弦杰、皇弦、弦昙、弦力、弦舟
[8] 弦典、钦弦、弦友、瑜弦、垒弦、创弦
[9] 弦用、弦纪、弦泉、弦勇、折弦、含弦
[10] 弦来、台弦、双弦、弦壮、弦秋、弦朗
[11] 迁弦、菏弦、弦材、逸弦、灿弦、蒂弦
[12] 弦统、弦荷、兼弦、大弦、新弦、乾弦
[13] 弦少、弦雯、弦麒、弦贵、弦萌、弦远
[14] 弦缘、婷弦、弦开、弦雪、花弦、弦艺
[15] 弦赫、弦盈、艾弦、弦亦、资弦、信弦
带弦字的店名大全古诗
1、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游兴庆宫作》
2、闰节开重九,真游下大千。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刹凤回雕辇,帆虹间彩旃。还将西梵曲,助入南薰弦。----《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3、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4、久擅龙门质,孤竦峄阳名。齐娥初发弄,赵女正调声。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咏琴(一作杨希道诗)》
5、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铁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喜老自嘲》
6、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7、秋拂湖光一镜开,庾郎兰棹好徘徊。遥知月落酒醒处,五十弦从波上来。----《送荆南从事之岳州》
8、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九月九日》
9、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沙阔独行寻马迹,路迷遥指戍楼烟。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着论更言钱。----《送客往夏州》
10、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明妃怨》
11、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12、女萝寄青松,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肃肃羔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皎日不留景,良辰如逝川。愁心忽移爱,花貌无归妍。翠袖皓珠粉,碧阶封绿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寄谢蕣华木,荣君香阁前。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古意》
13、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城乌作营啼野月,秦川少妇生离别。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
14、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相思咽不语,回向锦屏眠。----《孤烛叹(一作闺怨)》
15、朱丝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琵琶》
16、三十四十五欲牵,七十八十百病缠。五十六十却不恶,恬淡清净心安然。已过爱贪声利后,犹在病羸昏耄前。未无筋力寻山水,尚有心情听管弦。闲开新酒尝数醆,醉忆旧诗吟一篇。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耳顺吟,寄敦诗、梦得》
17、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
18、不过林园久,多因宠遇偏。故山长寂寂,春草过年年。花待朝衣间,云迎驿骑连。松萝深旧合,樵木散闲田。拜阙贪摇佩,看琴懒更弦。君恩催早入,已梦傅岩边。----《和中丞出使恩命过终南别业》
19、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王昭君歌》
20、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杂曲歌辞。拜新月》
21、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22、管妙弦清歌入云,老人合眼醉醺醺。诚知不及当年听,犹觉闻时胜不闻。----《听歌》
23、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宿吴兴道中苕村》
24、驾我八景舆,欻然入玉清。龙群拂霄上,虎旗摄朱兵。逍遥三弦际,万流无暂停。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当寻无中景,不死亦不生。体彼自然道,寂观合大冥。南岳挺直干,玉英曜颖精。有任靡期事,无心自虚灵。嘉会绦河内,相与乐朱英。----《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25、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自有谿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
26、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观搊筝(一作祖咏诗)》
27、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机锁恶徒狂寇尽,恩驱老将壮心生。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秋日梁王池阁好,新歌散入管弦声。----《寄汴州令狐相公》
28、周道载兴,象日之明。万邦咸庆,百谷用成。於穆圣祖,祗荐鸿名。祀于庙社,陈其牺牲。进旅退旅,皇武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以妥以侑,既和且平。至诚潜达,介福攸宁。----《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
29、临杯忽泫然,非是恶离弦。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
30、闲居作赋几年愁,王屋山前是旧游。诗咏东西千嶂乱,马随南北一泉流。曾陪雨夜同欢席,别后花时独上楼。忽喜扣门传语至,为怜邻巷小房幽。相如琴罢朱弦断,双燕巢分白露秋。莫倦蓬门时一访,每春忙在曲江头。----《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
31、栖托近佳人,应怜巧语新。风光华屋暖,弦管牡丹晨。远采江泥腻,双飞麦雨匀。差池自有便,敢触杏梁尘。----《新燕》
32、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高士咏。原宪》
33、玄发新簪碧藕花,欲添肌雪饵红砂。世间风景那堪恋,长笑刘郎漫忆家。明镜湖中休采莲,却师阿母学神仙。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
34、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35、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赴节何徘徊,理感物自并。独立江海上,一弹天地清。朱弦动瑶华,白羽飘玉京。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忽如启灵署,鸾凤相和鸣。何由玉女床,去食琅玕英。----《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36、江梅冷艳酒清光,急拍繁弦醉画堂。无限柳条多少雪,一将春恨付刘郎。----《醉送》
37、乐天歌咏有遗编,留在东林伴白莲。百尺典坟随丧乱,一家风雅独完全。常闻荆渚通侯论,果遂吴都使者传。仰贺斯文归朗鉴,永资声政入薰弦。----《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
38、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酒清欺玉露,菊盛愧金风。不待秋蟾白,须沈落照红。更将门下客,酬和管弦中。----《奉和大梁相公同张员外重九日宴集》
39、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东亭茶宴》
40、五条弦出万端情,捻拨间关漫态生。唯羡风流田太守,小金铃子耳边鸣。----《王家五弦》
4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早雁》
42、出得门来背拄天,同行难可与差肩。若教倚向闲窗下,恰似箜篌不着弦。----《咏伛背子》
43、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洛东兰若夜归(一作自溪东兰若夜归)》
44、故人念宿昔,欲别增远情。入座炎气屏,为君秋景清。由来空山客,不怨离弦声。唯有暮蝉起,相思碧云生。----《新秋送卢判官》
45、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入崖口五渡寄李适》
46、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拂舞词 / 公无渡河》
47、欻驾空清虚,徘徊西华馆。琼轮暨晨抄,虎骑逐烟散。惠风振丹旌,明烛朗八焕。解襟墉房内,神铃鸣璀璨。栖景若林柯,九弦空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载叹。怡眄无极已,终夜复待旦。----《列仙文。清虚真人》
48、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弦琴)》
49、日御临双阙,天街俨百神。雷兹作解气,岁复建寅春。喜候开星驿,欢声发市人。金环能作赋,来入管弦声。----《和张监观赦》
50、玉缨翠佩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纻歌,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蹑珠履,步琼筵。轻身起舞红烛前,芳姿艳态妖且妍。回眸转袖暗催弦,凉风萧萧流水急。月华泛艳红莲湿,牵裙揽带翻成泣。----《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
51、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江中望月》
52、弦贞五条音,松直百尺心。贞弦含古风,直松凌高岑。浮声与狂葩,胡为欲相侵。----《遣兴》
53、春早秋初昼夜长,可怜天气好年光。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54、二年不到宋家东,阿母深居僻巷中。含泪向人羞不语,琵琶弦断倚屏风。日暮迎来香合中,百年心事一宵同。寒鸡鼓翼纱窗外,已觉恩情逐晓风。----《杂嘲二首》
55、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赠李观(观初登第)》
56、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太息关山险,吁嗟岁月阑。忘机殊会俗,守拙异怀安。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槐疏非尽意,松晚夜凌寒。悲调弦中急,穷愁醉里宽。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咏怀》
57、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饶。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周郎不须顾,今日管弦调。----《和赵王观妓》
58、超达陶子性,留琴不设弦。觅句朝忘食,倾杯夜废眠。爱月影为伴,吟风声自连。听此莺飞谷,心怀迷远川。----《赠友人》
59、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60、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莫把新诗题别处,谢家临水有池台。----《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